【慈善学堂】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郭继承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2023年8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了一句古语,“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拓展政治安全合作,维护和平安宁。‘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当前,冷战思维阴魂不散,地缘政治形势严峻。各国人民都期盼良好的安全环境。国际安全不可分割,牺牲别国利益、谋求自身绝对安全,最终会伤及自身。”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这句古语出自《管子·正世》,意思是国家最大的利益莫过于安定,最大的危险莫过于动乱。习近平主席通过引用管子的这句话,指出了和平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这一真理性判断。这句古语对当下有五点启示:
第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对人类社会治理的真理性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前提。
第二,警惕阻止中国以及世界发展的蓄意企图。要警惕一些妄想制造事端来遏制中国以及世界发展的企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和平、稳定,对于一个国家乃至世界人民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第三,在“两个大局”交织下,要倍加珍惜中国安定团结的局面。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深刻互动的形势下,一些西方国家并不希望看到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对此,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倍加珍惜中国安定团结的局面。
第四,对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稳定的因素,保持高度警醒。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因此,我们要对当前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稳定的因素保持高度的警醒。
第五,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人有责。只有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当前,“两个大局”交织,国内外局势复杂,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明白一个基本道理:国家的发展安稳,与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国家的强大繁荣是个体福祉的根本支撑;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既是一个普通公民的责任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