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老年大学读《诗经》
我在老年大学读《诗经》
魏华妮
因缘和合之下,我于2022年3月正式加入渭南市老年大学,成为了诗词文化班的讲师,和班里的师兄、师姐们一起,踏上了探索千古诗心的美妙之路。一年多来,我们从《诗经》起步,走过楚辞、汉赋,流连唐诗、宋词,直到新诗和当代诗歌,感受诗的意趣,探索诗的真谛。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的,走过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后再回头看,无论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意美学主张,还是兴、观、群、怨的现实主义精神传统,或者源于自然本真的乐观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关于诗的一切,在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诗经》里已经全部包含。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历数千年的传承和演变,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哲学思考和现实意义,彰显了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一项特殊原则,即“以诗为经”。作为六经之首,《诗经》不仅仅是一部文学经典,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参照体系,涵盖了包括自然、社会、语言、艺术、哲学、历史等诸多内容,对于今天的人们学习、认识和了解先民的生活、思想、情感、道德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诗经》作为中华文脉的源头,其经典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即使在当代,我们仍可以通过学习,深刻地感受到这部古代经典所蕴含的情感和智慧,其对于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依然生动而鲜活。
《诗经》中的作品大多由民歌演变而来,其歌咏的主题包括了劳动、恋爱、家庭、社交等,这些主题既展现了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欲求,也抒发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亲密友好的生存喜悦。作为向往自然、个性、真实以及包容多样性的情感价值和文化趋势,《诗经》中这些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歌唱,总会带领我们踏入一片又一片美好的世外桃源,恰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让读者在洋溢着人类自由、自我和自然的桃花源里欣喜地徜徉、忘我地流连。
作为《诗经》的宣传大使,孔子用“思无邪”三个字来概括和赞美其艺术特点和情感价值。的确,在《诗经》的世界里,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小兵,无论是采桑女还是王后,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心中所思所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对爱情生活的向往;“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是对婚姻生活的赞美;“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是对世俗生活的抗争;“知我如此,不如无生”,是对苦难现实的批判……《诗经》中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全面关怀,展现出了朴素、真挚、恳切的人生态度。它静静地伫立在中华文脉的源头,自始便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倡导伦理道德、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生活需要和社会责任。在《诗经》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隽永的浪漫、真挚的情感,还能够触摸到先民们所尊崇的风雅和美德。通过对《诗经》的赏读,可以帮助我们对当下的时代和个人生活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首先,《诗经》着重刻画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了君臣、夫妻、兄弟、朋友等多种不同的关系,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但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和追求仍然是生活和生命中极其重要的基石。“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诗经》中描绘的和谐友好、互相尊重的原则,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诗经》格外关切人与自然的关系,高度赞美劳动的价值。无论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日常劳作,还是“相和歌舞”的节日风情,《诗经》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人的永恒主题。在《诗经》中,我们能够清晰地触摸到先祖们对劳动的理解和赞美。人,想要生存,想要发展,就必须劳动。也只有通过劳动,人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人的生命才能得到升华。
此外,《诗经》还着重强调了美德的重要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先民们对于淑女、君子所代表的理想化人格的歌唱和尊崇,为我们提供了对真、善、美的原初思考,即使在当下也依然值得我们去追求。
正所谓 “厚德载物”,如果每个人都把自身品德建设作为首要的人生责任,进而延展到集体和社会,人类才能真正过上向往中的理想的生活。我是幸运的,因为在渭南市老年大学的诗词课堂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样的理想的生活。当对于学习的热爱不再和具体的目标关联时,反而更能为个人带来巨大的幸福,那安稳、宁静、深邃、自由的幸福啊,令人“陶陶然,昏昏然,不知老之将至”。
人生如逆旅,到了后半程,我们更应该热情地追求进步,积极地活出自我、成长自我、超越自我。感谢渭南市老年大学,感谢诗词班的每一位同行者,感谢《诗经》,为我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可能。我希望,将来有更多人走进老年大学、走进诗词班、走进《诗经》,在现实之上,在心灵深处,静静地品味、深深地感受,那“思无邪”的诗心,那“持情志”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