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人书法教学
退休乃自然规律,无法抗拒。问题是退休了干什么。人常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些人选择了书法学习,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人生的乐趣,不失为晚年生活的一种正确选择。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开展老年人书法教学,怎样提高书法水平,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有以下粗浅的体会,说出来与同行分享。
一、因人施教,有的放矢。老年人与小学生相比,不是零基础,有许多的优势。老年人前半生虽然职业不同,文化各异,经历有别,但他们在几十年的生涯中,对字的认识理解再也熟悉不过了,见多识广,几乎刻在脑子里。进而对书法也不陌生,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有一定的书法底子。他们报名参加老年大学书法班学习,并非一时冲动,也不是家长的安排,而是在他们内心隐藏着对书法的情爱。我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刚入学,有一位学员拿了一幅作品很有自信的让我看。这是学员在家里书写的,可能在写的过程中听到周围人的赞扬声,所以在感觉中还是不错的。我一看,整个篇幅、字的框架还说的过去,再一看字,这哪是毛笔字,连起码的入笔、出笔都没有,分明是拿毛笔用钢笔的方法画出来的,我哭笑不得,当即给这位学员泼了一瓢凉水。因此,在对老年人的书法教学中,要摸清情况,吃透底子,在理论讲授中,不能像教小学生那样按部就班进行,有些老年人知道的、已经具备的,点到为止,可以进行“大过桥”或“跳跃式”的教学,将这一部分学习时间节省下来,用于其它内容。
二、坚持临习原帖,一经选择,坚持到底。老年人学习书法容易受形形色色书法诱惑,今天看见这字好,学习颜体;明天看到这字好,又学习欧体。朝秦暮楚,举棋不定,结果是啥都想学,啥都不精,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每个学员的爱好,选好一个体,坚持临习原帖,从一点一笔做起,直到有模有样。
三、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老”降低尺度。尽管老年人学习书法享受的是过程,但我想既然入了门,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照样用的上,要有当书法家的壮志凌云,要拿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要端正学习态度,一丝不苟,不能马马虎虎,要认真细致,不能敷衍了事。树立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知难而进、勇攀高峰的毅力和信心。
四、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际练习。上面说到老年人学习书法有一定的基础优势,他们能看出字的美,但说不出美在哪里,通过理论讲授,弄清了原来是这回事,但要将理论表现在纸上,这就要动手练习,往往书法上的点划和钢笔书写上的距离相差很大,这就要求练基本功,要反复练,经常练,才能久久为功。
五、利用多种形式,提高书法水平。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老年人书法学习除理论传授、学员自己练习、作品讲评外,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书法活动。比如作品欣赏、教师示范、书法展览、学员交流、一对一等,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实用性活动,如写春联、红白喜事联,还可以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微信圈进行交流等。总之,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扩大学员视野,提高书法水平。
撰稿:高树勤 审稿:梁丁旺